bob根据国标委《国家标准委关于下达2016年第三批国家标准制修订计划的通知》(国标委综合〔2016〕76号)、《国家标准委关于下达《高碳铬不锈轴承钢》等62项国家标准制修订计划的通知》(国标委综合〔2016〕89号)和工信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关于印发2016年第三批行业标准制修订计划的通知》(工信厅科〔2016〕152号)文件,《无油轴承用铜合金板》国家标准由宁波兴业盛泰集团有限公司、宁波兴业鑫泰新型电子材料有限公司负责起草制定,并要求2018年全面完成指标制定工作。
无油轴承是各类机电产品的重要基础件,具有性能稳定可靠、使用寿命长以及维修保养简便等优点。铜合金因其具有承载能力强、熔点高、耐热性能好、耐热性能好、耐磨损性能高等特点,逐渐成为了无油轴承的主导材料。磷青铜合金中含有一定的锡含量,由于锡具有自润滑的效果,锡含量越高其自润滑效果越好,使其广泛应用于轴承中。QSn6.5-0.1、QSn8-0.3、QSn10-0.3合金中锡含量从6.5-10%不等,具有非常好的自润滑及导热能力,加之具有良好的耐磨损特性及抗疲劳性能,致使其在无油轴承市场广泛应用。
目前我国轴承市场用铜约10000吨/年,无油轴承出口占比较大,但主要以低端产品为主,高端产品仍主要依赖进口,而国内对于高锡磷青铜板研发投入不足,高锡磷青铜合金板仍产品质量不稳定,致使高端轴承材料目前仍难以产业化生产,因此发展适应于高端无油轴承用铜合金材料就显得十分重要。目前,我国铜加工业进入新常态,也进入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大力发展高端无油轴承用铜合金材料对于我国有色金属工业改变传统模式、摆脱过剩产能、扩大有色金属应用将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现有基础通用的铜及铜合金板国家标准中,对于无油轴承用铜合金板的晶粒度没有具体规定,其规格、尺寸公差等均不适用于无油轴承用材料对于铜合金板工艺的要求。本标准的制定解决了我国无油轴承用铜合金板长期没有执行标准的问题,对于行业发展有极大的促进作用。本标准为首次制订。
标准制订计划任务正式下达后,宁波兴业盛泰集团有限公司牵头成立了标准编制小组,首先整理收集本企业曾经生产的产品的技术要求及产品使用现状,为本标准全面、系统、有效的制定奠定了良好的基础。随后编制小组会同市场开发和营销人员对无油轴承用铜合金板进行了全面的市场调研,全面准确地了解了市场上不同客户的需求以及产品未来的发展趋势,了解目前生产厂商的生产水平和现状。通过查阅了国内外有关的技术资料,结合主要用户的技术要求,经过多次讨论和广泛征求意见,形成了标准征求意见稿及编制说明。
2017年6月21日~23日由全国有色金属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主持在山东省东营市进行了该标准的讨论会,会后,编制小组根据会议要求,对标准文本、编制说明进行了修改和完善。
本标准根据我国目前材料应用的实际,选取了国家标准中规定的H62、H68、QSn6.5-0.1、QSn8-0.3、QSn10-0.3五个合金牌号。
依据GB/T29094-2012《铜及铜合金状态表示方法》,选取软化退火(O60)、1/4硬(H01)、1/2硬(H02)、硬(H04),共4种状态。
本标准根据无油轴承用行业常规铜板的要求,规定规格为:厚度0.6~3.5 mm×宽度10~600mm。
本标准根据无油轴承用铜合金板的要求制定。主要是对板材的厚度、宽度、长度、平整度等外形尺寸进行规定。通过该指标的推行,能够促使企业加强对产品板形的管控,不仅能够提升产品整体质量,使其能够适合不同领域的无油轴承用铜板的使用需求,为企业带来良好的经济效益,更能够促进整个行业朝着更良性的方向发展。
本标准根据无油轴承用铜合金板的要求,参考GB/T 2040-2017《铜及铜合金板材》、ASTM B103M-2015《磷青铜厚板、薄板、带材和轧制条材》以及JIS H3110-2012《磷青铜和镍银合金薄板、板材和带材》标准制定。
本标准根据无油轴承用铜合金板的要求制定。规定板材的表面应光滑、清洁,不允许有任何影响使用的缺陷。
本标准与GB/T 2040-2017《铜及铜合金板材》、ASTM B248M-2017《加工铜及铜合金板、薄板、带材及轧制的条材一般要求》、EN 1652:1998《铜及铜合金一般用途的板材、薄板材、带材和圆形材》、ASTM B103M-2015《磷青铜厚板、薄板、带材和轧制条材》、JIS H3110-2012《磷青铜和镍银合金薄板、板材和带材》标准对比如下:
本标准为专用标准,适用于制作无油轴承用铜合金板,GB/T 2040-2017《铜及铜合金板材》、EN 1652:1998《铜及铜合金一般用途的板材、薄板材、带材和圆形材》以及JIS3100-2012《铜及铜合金薄板、板材和带材》适用于所有的铜合金带材,而JIS H3110-2012《磷青铜和镍银合金薄板、板材和带材》标准所侧重的产品领域及使用方向也与本标准有所不同。
2、本标准的外形尺寸允许偏差超过GB/T 2040-2017《铜及铜合金板材》、ASTM B248M-2017《加工铜及铜合金板、薄板、带材及轧制的条材一般要求》、EN 1652:1998《铜及铜合金一般用途的板材、薄板材、带材和圆形材》标准水平。
表5 EN 1652:1998 冷轧产品(板材、薄板、带材和圆形材)厚度允许偏差单位为毫米公称厚度公称宽度对应的厚度允许偏差1)
表8 EN1652:1998 板材和薄板宽度允许偏差单位为毫米公称厚度公称宽度对应的宽度允许偏差>≤≤350 >350~1250 >1250
>3.0-3.5 ±7.5 ±7.5 注:当需方要求允许偏差全为(+)或全为(-)单向偏差时,其值为表中相应数值的2倍。
表16 ASTM B103M-2015 磷青铜厚板、薄板、带材和轧制条材合金状态抗拉强度(MPa)
QSn6.5-0.1 H01态板材抽样实测的抗拉强度、硬度统计表见表17,数据分布直方图如图1所示。
QSn8-0.3 H02态板材抽样实测的抗拉强度、硬度统计表见表18,数据分布直方图如图2所示。
分布曲线右边,标准指标系数σ=(200-180.9)/11.0957=1.721,接收概率为48.6%,所以该标准指标系数的接收概率为50%+48.6%=98.6%。因此,指标合理,属于工艺成熟稳定的产品。
本标准是新制定标准,是根据我国实际生产使用情况和结合国外先进企业产品标准指标制定的,从各项指标对比可以看出,本标准对无油轴承用铜板的各项性能指标及要求进行了详细、明确的规定,能更好的对产品进行规范,满足产品的适用性。本标准中外形尺寸、部分力学性能指标及晶粒度等指标优于国内的相关标准。本标准规定的技术要求具有先进性和通用性,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本标准根据市场对无油轴承用铜合金板的需求和客户的特殊要求进行了制定,标准全面覆盖了一般无油轴承用铜合金板的技术要求,建议相关单位组织专项标准宣贯会并进行系统学习。本标准发布后,各企业应积极宣传和贯彻,并采用新标准订货,以保证产品质量,满足国内外市场及用户的需求。
本标准通过无油轴承用铜合金板产品标准而制定,并结合了国内外客户对无油轴承用的具体使用需求,首次制定无油轴承用铜合金板标准。该标准技术指标先进,bob发布后将规范我国无油轴承用铜合金板的性能和技术指标要求,提高产品在国内外市场上的竞争力,给企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